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

阅读:0
听报道

2003年在上海一家KTV,我第一次听到周杰伦。就在这一年,王小峰在《三联生活周刊》写了篇文章“周杰伦:时代的符号”,开篇便说:“如果我们把邓丽君、刘文正、罗大佑、周杰伦的名字放在一起,并且告诉你,他们都是一个时代标志性的人物,你也许会反对这个名单中有周杰伦的名字。”随后他用一万多字的篇幅立下预言:终有一日周杰伦不愧这一行列。十二年后的今天再看,王小峰预言对了。

这篇文章,连同王小峰供职《三联生活周刊》十几年给自家报刊写的诸多文章,结辑为《只有大众,没有文化》日前出版,五十一篇文章,五十一万字,除了分辑页外,未见一幅插图,全是字,字号还小,最后一页之后直接封底白卡纸。“小时代”以来,这么实在的字儿书不多。

按粗放式分类,这些文章都是访谈。访谈对象都是近几十年来聚光灯下最红的腕儿。列在书中第一辑的是港台音乐人,邓丽君、罗大佑、李宗盛、周杰伦等;第二辑是内地音乐人,崔健、窦唯、王菲、许巍等;第三辑是一些文化人,崔永元、马未都、陆川、北岛等;第四辑则是一些文化现象的综述,比如“校园民谣十年”“粉丝的三十种可能”等;第五辑是偏重传统民间文艺的一些述评,比如“马季:最后一位相声大师”“田连元:说书要把人说透”等等;最后的第六辑,写了作者最钟情的几个外国音乐人,鲍勃·迪伦、老鹰乐队、迈克尔·杰克逊,等等。

如此不厌其烦地开列篇目,一是因为我拿到此书,光看这些题目,涉及的这些人,顿时生出强烈的阅读愿望;二是因为,作为一个写文章最怕起标题的人,看书中这些标题,直指要害却又简单平实,绝不故作惊人语,比比时下那些以抢眼球为唯一目的、一副讨好犯贱之态的标题,有点感慨。

书中文章虽然归到访谈这一大类,具体却又分为两种形式,一种是问答体,一种是带访问的评论。评论也都有足够的个人访谈为基础,所以有根有据,不臆想,不武断,令人信服。而问答体那些文章,不难看出提问者无不精心准备,下足背后的功夫,所以每个问题都极简短,但切中要害,无不引发被访者诉说的愿望,作了充分、长篇的回答。我读时,又不禁想到今日很多记者的访问风格,自己长篇大论,妄下各种断言,最后丢给访谈对象的,只有回答个“是”或“不是”的余地,除了满足一己之自嗨,让受访者和读者都哭笑不得。

无论躲在幕后提问,还是站到台前综述评论,这些文章的一大特点是视域广阔,力争在更大的背景下,谈论具体一个人、一桩事、一个现象。写邓丽君,不光写邓丽君的来龙去脉,还将相关历史事件置入一起讨论,比如李谷一的《乡恋》风波。有了这些周边事件的汇入,读者便于在一个更广大,同时又更精准的座标系里,找准邓丽君的位置。这当然得益于作者长年的积累,至少包括知识和经历两方面的积累,同时也证明了作者平日观察与思考的格局之大。这个说起来,又和当下流行的文风不同,当下这类文章,仅以我看到的而言,很多恰恰相反,爱在井底谈银河系。

正因有了那些广阔的背景,辅以生动的个案,所以,这些文章单看一篇两篇还不觉得,联起来看,便凸显其威力——所谓无心插柳柳成荫,它们竟然串联成一部中国新时期的大众文化发展史。这一个个关键人物,以及一桩桩关键事件,就是这部史书的若干章节;加之作者的文风本来就有爬梳归整的特点,具体书写时可能又因为求变吧,不经意间又有了详略得当、着重点不同(比如马未都、窦唯等篇目,故事细节多;而王菲、崔健等篇目,又有意忽略故事,以评为主)……所有这些,都构成了这本书难得的历史价值。

对于成为一部史书,我猜作者大概在编辑此书过程中亦有同感,所以写了一篇不短的自序,从理论高度,总结了几十年来大众文化的弊端,他的最终结论,便是现在的书名——只有大众,没有文化,令人悲哀。对此,我读完全书倒稍有不同意见——这也许只是我和王小峰这一代人、这一类人的感受吧,对于这几十年的大众文化,必定还有其它多种解读,退一步讲,即便确是悲哀,可如果在一个更大的座标系内考察,也或许是出拳之前胳膊的一次回缩?只怪我们生不逢时,遭此巨变,这个,当然又是另一种悲哀了。

还是书中写邓丽君的那篇文章,里边提到曾有段时间,“年纪大一点的音乐家都不认她,因为有些东西是由历史决定的”。王小峰和我这些人,现在也到了“年纪大一点”的地步了,我们身上背负的“历史”说不定会有点多,有点重,所以,不妨保持一颗开放的心态,走着瞧。

 

 

0

 
话题:



0

推荐

杨葵

杨葵

168篇文章 7年前更新

杨葵,1968年生于江苏。做了二十多年书、报、刊编辑。

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