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

阅读:0
听报道

1995年,是我单年编辑图书品种最多的一年,出了二十八种书。现在回过头翻看那年的日记,天天都在编稿、校对、核红、下厂……累惨了。听说现在有些编辑,年年编辑图书不下五十种,我以那年的亲身经历,有理由怀疑其质量。

二十八种书里,包括一套十卷本的“莱曼女性文化书系”,其中包括戴锦华的《镜城突围》、夏晓虹的《晚清文人妇女观》、孟晖的《中原女子服饰史稿》、解玺璋的《中国妇女向后转》。书系由王绯、孙郁二位主编,我和同事王炘联合编辑。

王绯当时在中国社科院文学所工作,孙郁现在是鲁迅博物馆馆长,当时是《北京日报》副刊负责人。他们有感于当时社会上女性主义呼声极高,动手策划了这套书系。都是理论著作,市场不太看好,他们俩就主动为我们分忧解难,联系到一个专做服装出口生意的老板,申请来一些赞助款。那老板的出口服装品牌叫莱曼,便以之为这套书系命名。

戴锦华原来是电影学院教授,后来又调到北大。她的文章特别有气势,人如其文,一见也是爽快之极。有一年,我上海一个朋友任晓雯,读完复旦大学传媒学硕士,想考戴锦华的博士,我主动牵线,一个大风天带着晓雯去找戴老师。她爽朗地笑,爽朗地为晓雯指点迷津,还请我们俩在学校餐厅吃了顿饭。

后来戴老师跟我说,晓雯那年考得其实很好,本来无虞,可惜北大那年突然缩小招生范围,她只能带一个博士,那当然优先考虑北大自己的学生。如果再招第二个,必是晓雯无疑。

塞翁失马焉知非福,晓雯没有读成博士,也没耽误,现在是上海文坛一颗闪亮新星,不时有小说出版,也差点成为我的作者。

夏晓虹与其夫君陈平原都是北大教授,都是我非常敬佩的学者。曾去过她家,家里整洁干净,书香满屋,两个学究身处其间,夫唱妇随,像是世外桃源的生活。当时很是羡慕了几天。

解玺璋当时是《北京晚报》副刊部负责人,后来调同心出版社主管全社编务工作,成了我地道的同行。我们从合作他这本书开始,结下深厚友谊,君子之交的那种,差不多一年见一次,每次见了,心生欢喜。

孟晖是评论家李陀的女儿,当时在艺术博物馆工作。我和她姐姐娜斯很早认识,孟晖却是因为她这本书,头次打交道。孟晖当时非常年轻,二十多岁,但学者风范已初露端倪,聊闲天时傻乎乎的,套用毛尖评论孙甘露的一个话就是:像个不及物动词;一旦说起学术问题,马上精神抖擞,像换了个人。

关于孟晖这本书,有个小插曲。我对书系的两位主编建议:一套书里其它书名都较文艺,唯独孟晖这本太学术气,可以换个生动点的,比如,“红袖牵风”?意见大概很快转达到孟晖那里,有天她跑来办公室,跟我认真地解释,她和她父亲都觉得,我们想改的那名字太浮华,太商业化了,恕难从命。

孟晖在这本书之后,又在作家社出版了长篇小说《盂兰变》,再往后,告别虚构创作,专心做起学问。有天我在书店看到她新出版的专著《花间十六声》,第一个念头是:回头讨一本看。可站在书店翻看了半个小时后,迫不及待买回家,当夜读完。

话题:



0

推荐

杨葵

杨葵

168篇文章 7年前更新

杨葵,1968年生于江苏。做了二十多年书、报、刊编辑。

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