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

阅读:0
听报道
杨葵:这些年我只做了两件事,阅读和过日子
2011-12-21   南方都市报  
 
 

转《南方都市报》

  南都讯 见习记者赵大伟上周六,杨葵来到广州方所,跟读者交流读书和日常生活。让大家没有料到的是,他带来的是他刚刚出版的两本书———《东榔头》和《西棒槌》。这两本书原本计划月底上市,但杨葵为了给广州的读者一个见面礼,就把出版日期提前了。

  杨葵,1968年7月生于江苏。资深出版人、作家。所编图书包括“阿城作品系列”、《长恨歌》(王安忆著)、《不朽》(米兰·昆德拉著)、《先锋戏剧档案》(孟京辉编著)等。

  杨葵的两本新书都很薄,一本写老北京的生活琐事,一本写他这些年的读书随笔。原本,两本书的备稿是90万字,出版社和杨葵合力搜集齐全,但最后杨葵只挑选了十几万字成书,剩下的全部在电脑上删除了。“这里面80%都是这两年写的,只有20%是2006年的”,杨葵对南都记者说。两本书里的每篇文章都是千把字的短篇,“我的文章都是比较闲散的,不给读者很大负担”,杨葵笑着说,“我对做编辑热爱,但是对写作来说,我就是一个业余写作的心态。专业写作应该有自己的写作计划,我这就属于东一榔头西一棒槌。所以这两本书出来之后,我就说我前几十年就干了两件事,一个叫‘过日子’,一个叫‘阅读’。”

  对话

  南都:现在很多书都做得很大,《东榔头》、《西棒槌》两本新书都是小32开(18.5×13cm ),是你参与设计的么?

  杨葵:这个开本是被大家遗忘的了的开本,我当时做编辑的时候就喜欢用这样的小32开。我喜欢小开本,这样拿起来舒服,带起来也方便。最简单的例子,我穿西服,我里面的内兜就揣得下,我觉得书跟人之间是有一种亲密关系的。书做大之后就会变重,你需要正襟危坐地坐在那里读,而我的书就是茶余饭后的闲散东西,什么样的形式配什么样的文字。

  南都:你的写作和你的阅读有很大关系吧?听说你喜欢读小品类文章。

  杨葵:是的,我特别喜欢看宋、明两朝的笔记,也包括《日知录》这样的鸿篇巨制。这样的东西都是比较传统化的写作,《道德经》才五千多字,《论语》加起来也没有多少字,中国古代的超过一万字的东西有几篇啊?

  阅读有两类,一类是学习型的,一类是享受型的。上大学的时候虽然喜欢读经史子集中的“集”,可是你一样要读《古代文学史》类的大部头,没有这些基础,那些闲散的东西你也不会读得很好。相比大学时候的阅读,现在我“学习型”的阅读就是佛教类的书,享受型的阅读还是没变,古籍多一些。

  南都:离开出版社那么久,对当下的出版你还关注么?这么多年,出版界有变化么?

  杨葵:我觉得本质上没什么变化,貌似不那么自由,但是还能有好书出版,总有优秀的编辑和作者出现。变化的是数量的变化,但最本质的还是“在中国做出版”这回事。电子书这样的东西,至少到目前为止,也没有从根子上撼动传统出版。佛教讲“无常”,表面的变化是很正常的事情。

 

原文链接:http://nf.nfdaily.cn/nfdsb/content/2011-12/21/content_35358421.htm

话题:



0

推荐

杨葵

杨葵

168篇文章 7年前更新

杨葵,1968年生于江苏。做了二十多年书、报、刊编辑。

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