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

阅读:0
听报道

《青岛日报》

一本书,一些人

 

文:吉光

 

《过得去》是讲大人物的小故事。作者出身书香门第,在作协大院里生根发芽,在别人眼里的大人物,在作者眼里不过是街坊邻里,是仰起脸来就能看到的张叔叔李伯伯。因此,作者写大人物的小故事,也如拉家常,淡淡的,却有种时光如白驹过隙的惆怅。其中写的最好的,是路翎。路翎不太说话,《财主地儿女们》要被改编为电视剧,路翎也是淡淡的,惟一让他饱含期盼的,是他刚刚完成的新作,但在作者看来,“这部作品,让人不敢相信也是路翎完成的”。路翎的这部作品终于没有出版,路翎也看出了其中的问题,“鸟在笼子里关久了,放出来就不会歌唱了”。除了路翎,书中所记其他人物也多有精彩之处。比如那些大大小小的文化人,比如那本畅销一时的 《自己写自己》,比如请琼瑶吃饭等等。这些故事,在当事人看来,或许真的只是叙旧,是自然而然的小文章,而到了读者眼中,却多少有些揭秘文章的意味。 

而到了《百家姓》,作者描写的对象渐渐从大人物转向了小人物。小人物的小故事,少了那种揭秘的色彩,倒多了点莫名的亲切。有时也想,作者写的这人是谁呢?这人在我身边吗?名为《百家姓》,实则写了50个人,这倒无妨,也许在作者看来这本来就是人物素描的启蒙读物,不妨十而百,百而千地续写下去,写什么人其实不重要,重要的是怎么写。

作者在自序中说:“活了四十年,遇到好多小张这样的人,我们互为生命中最轻微的过客,有的仅一两面之缘,即成永久陌路;有的定期交集,却从未专心留意。”因此,作者呈现的甚至不能成为素描,而是速写。有的是勾勒大概,有的是只写一点。谁说只有名人的八卦才耐人寻味?每个人都是一本书,只不过架上的书太多了,不是每本书都来得及过目。于是,有了这本《百家姓》,尽管可能只是作者过目之人的百分之一,但毕竟这些可能在城市某个角落擦肩而过的过客,在一本文化人写成的书里,有了自己的位置。作者会把这书送给他笔下的人物吗?换句话说,那些打扫房间的小时工,理发店的发型师有机会看到这本书吗?重要的是,这些人,这些从未想过留名的人,终于在一本书里留下了自己真实的姓名。 

当然,作者也写大人物,有的虽然用化名,还是能让局外人猜出个八九不离十。但这些大人物,远没有在《过得去》中描述得那么精彩。看得出来,把大人物和小人物放在一起,写大人物时尽量压着写,写他们身上小的一面,试图把他们混到小人物堆里找不出来,其实,这种写法也是做作。 

读着读着,我突然有种冲动,想把躲藏在文字后面那个叫做杨葵的作者揪出来,近两年反反复复地在各种情况下得到他的消息,却从未一睹真容。或者,我与他的交集,也只在一纸薄薄的文字里

 

原文链接:http://epaper.qingdaonews.com/html/qdrb/20120321/qdrb393952.html


 
 
话题:



0

推荐

杨葵

杨葵

168篇文章 7年前更新

杨葵,1968年生于江苏。做了二十多年书、报、刊编辑。

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