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非流水账(六):南非的中国人

南非的中国人不少,据说光约堡和比勒陀利亚,就有十万。不过融于几百万人口里,真显不出来,反正我们除了在赛场偶尔见到中国人,平时走街上,好像一个中国人没见着。也有可能是因为,中国人都勤奋,远离故土跑到这么遥远的地方,当然勤奋淘金是首要任务,没工夫像我们这样溜大街。
还真是,说起来,南非的黑人好像天生性格闲散,说话做事慢慢悠悠,倒是歪打正着,颇为符合当今世界“慢下来”的生活潮流。因此中国人来这里,“商机...
南非的中国人不少,据说光约堡和比勒陀利亚,就有十万。不过融于几百万人口里,真显不出来,反正我们除了在赛场偶尔见到中国人,平时走街上,好像一个中国人没见着。也有可能是因为,中国人都勤奋,远离故土跑到这么遥远的地方,当然勤奋淘金是首要任务,没工夫像我们这样溜大街。
还真是,说起来,南非的黑人好像天生性格闲散,说话做事慢慢悠悠,倒是歪打正着,颇为符合当今世界“慢下来”的生活潮流。因此中国人来这里,“商机...
去南非前就听说,因为世界杯,那里好多商品坐地涨价。翻一倍很正常,翻三倍的情况也不在少数。思想上有了这一预防针,基本打消在南非购物回国馈赠亲友的想法。
再说,南非?能买什么呢?去日本,会想到买药妆,去欧美,会想到买衣服、买包、买化妆品……都是约定俗成的联想;但是南非,除了听说是钻石国度之外,没听过有何特产。而钻石,总不能论斤称约,回来送朋友吧?
说归这么说,真到了那儿,还是忍不住会掏腰包。比如,世界...
我们一行二三十人去的南非,号称“中国明星足球队南非观战团”。我们穿着统一的黑T恤,上边印着“中国明星足球队”字样。其中“明星”二字是手写体,出自书法家都本基之手。都先生的书法曾在北京奥运期间大放光彩,我曾在一次聚会场合亲眼目睹都先生挥毫泼墨,此番都先生夫妇也在团队当中,久别再相逢。
队伍中,演员牛群老师也是老相识。某天乘大巴去球场的路上,我跟牛老师回忆起:将近二十年前,我曾专程去接他参加一个活动。那...
抵达约翰内斯堡后,坐大巴前往城区。理所当然都是快速路,路面状况很好。路两边电线杆上,挂满前来参赛的三十二个国家的国旗,中午炽烈的阳光下,它们迎风飘扬。如此全球化场景,出现在非洲大陆最南端的国家,惹人感叹。
不过且慢——正美呢,车身剧烈一颠,居然驶上一条土路。真的是一条黄土路,坑坑洼洼的。南非气候干燥,黄土就像那种细到极处的沙子,每有车过,暴土扬尘,车窗全部关紧,仍可嗅到一股土腥味儿。伫立路口检查来...
东东枪在网上以“逗”著称。我却是个“反逗派”,看不上那些抖机灵博一“逗”的文字。并非我多坚持奉行“诗可以怨”、“苦难出诗人”之类——我更偏爱这路数不假,但也绝没到凡不怨、不苦难就必讨伐的地步——实在是看到的那些“逗”,往往太不逗了。看多了,鸡皮疙瘩掉一地,被胳肢疼了,还是不乐。这一来走上恶性循环的道路,越不乐,越反逗。
东东枪不在我反之列,因为他基本上是真逗,看了嘿嘿笑。他的逗大多来得巧而精,一两...
那天凌晨,天还麻麻亮,陆续有人回学校,
表情一律呆滞,像从另一个世界来。
正对楼道那间宿舍,
门敞着,小郑右手捂着脑袋,指缝间血往下淌。
这只手曾经模仿启功书法,拿给启教授看,
明告他是赝品,老头死活不信。
楼里一片狼籍,我在碎纸片、烂布条、酒瓶子间躲闪挪移,
来到楼下大厅,呆若木鸡地看着南北二楼之间的一片空地。
这块空地上,有“三一八”惨案纪念碑,还有一个巨大的中国象棋盘。
没有人。一个没有。
...这是“拉萨达人”老林讲的故事——
拉萨药王山,有座独立的、石板堆成的半完成大塔。
现在仍有十来个工匠每天丁丁冬冬地凿着,把《大藏经》里的每一个字,
刻在扁平的石片上。整座大塔就是用这样的经文薄石板垒砌而成。
十多年前,青海的道登达瓦用了两年时间,从家乡一步一拜到了拉萨。
朝拜完所有寺院后,他突然决定:我哪儿都不去了,我要在药王山建一个经塔。
从此,道登达瓦每天在药王山化缘。
十多年来,他风雨无阻地...
五一节前开始,每天都会接到几个电话或短信,
说去卓越买《过得去》但缺货。
我说当当有啊。
下边的回答有两种情况:
一是说:哦,好。
二是说:我们一直就从卓越买。
对后者,我只好说,给个地址吧,我自己当初买了一点要送人的。
今天终于接到责任编辑静武的通知,终于补上啦。我不用再破费啦。
在这里:
http://www.amazon.cn/mn/detailApp?asin=B003GSKLLQ&source=eqifa|55880|1|2173109_s4732153
感激各路朋友捧场。...
一些朋友要捧场,询问哪里可买《过得去》,
我也是三天前刚拿到样书,今天问了一下出版社,
卓越、当当尚未上架,应该还要过几天。
不过老六帮忙在先,订了些书,
我还都签了名,已在他的《读库》淘宝店上货。
网址如下:
http://item.taobao.com/auction/item_detail-0db2-2fa7acbc6847bf0e424e4151ce765e9c.htm
浅潜那次在CD酒吧的演唱会,我还约了另一个作者安妮宝贝同往。
我在作家社编发过安妮宝贝的散文集《蔷薇岛屿》。2004年我在上海工作的那一年,又编发了她的长篇小说《二三事》。
我们曾经合作默契,来往频繁。然而,从《二三事》出版后不久开始,我们再未见面。是我有点不太友好地主动放弃了联系,这里头的细节,大概安妮宝贝至今还蒙在鼓里。
时过境迁,后来想想自己当时小心眼里那些弯弯绕,羞愧得直想找地缝钻。也曾想过,该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