财新传媒
2010年03月29日 11:28

我和我的作者们(二十):张浅潜

曾有一段时间,我对图书的形式感着迷,编稿之外,常和美编及印务科同事切磋,探索形式上的创新。

我这一代编辑,赶上图文书在中国由兴起,到迅速臭大街,再到衰落的全过程,这一浪潮中,我编发了一本《迷人的迷》,全力探索印制新花样。用不同的双色搭配印了不同七八个印张。书印好后我拿着去印务科,一位从事印务工作几十年的老同志乍看一眼,以为是六色印制。

我曾坚决认定,所谓好书,就是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的书。并非所有书...

阅读全文>>
2010年03月26日 16:20

我和我的作者们(十九):徐剑、刘卫华、张欣武

我编发的图书中,最畅销的是《哈佛女孩刘亦婷》。它带动了图书市场长达三五年之久的素质教育图书风潮。此书作者,是刘亦婷的父母刘卫华、张欣武。他们是我另一个作者徐剑介绍认识的。

徐剑当年是第二炮兵部队创作室的创作员,写了一本反映二炮战略导弹部队风采的纪实文学《大国长剑》,经我手出版后,得了“五个一工程”奖,徐剑本人也因此荣立二等功一次。要知道在部队,多少人没了命都换不来一个二等功。

后来又编发了徐剑的《...

阅读全文>>
2010年03月22日 10:17

我和我的作者们(十八):孟京辉

1999年秋天一个傍晚,孟京辉、廖一梅两口子约我去上岛咖啡闲聊,这俩挟新剧《恋爱的犀牛》大获成功之余威,提出想编本书,总结十年来的先锋戏剧。我当时心想,新婚燕尔的人,不去憧憬美好新生活,倒要怀旧。但说出口的却是:编一本《先锋戏剧档案》吧。

前四个字来自他们贤伉俪,“档案”二字归我。我那阵儿正有股“档案”情结,老想编《文革档案》,可这题材显然不合时宜,无法落实,于是落下病根儿,因此“档案”二字才会脱口而...

阅读全文>>
2010年03月19日 13:22

我和我的作者们(十七):石康

除了张宁,我还为一个作者的书写过 “汇报”,就是石康。

1998年底,我编发了石康的长篇小说处女作《晃晃悠悠》。此前石康只公开发表过一篇一万多字的短篇小说,也是我推荐给当时黑龙江一本杂志的。《晃晃悠悠》在我这里并未大卖特卖,后来“转嫁”到另一家出版社,红到紫。

生活中,石康是我的“锅底”朋友。“锅底”的意思是,像火锅锅底一样,怎么涮都缺不了的那几样东西,我们三天一小聚,五天一大聚,形同眼下流行的新词:闺...

阅读全文>>
2010年03月17日 17:55

我和我的作者们(十六):张宁

刘心武老师借着撮合我与海岩合作成功之余威,又给我介绍了一个作者——张宁。

叫张宁这名字的中国人,少说得有几万人,其中之一因为曾被林彪家里选为儿媳,名噪一时。1997年,她在香港出版自传《尘劫》,刘心武与张宁有交往,得到赠书,看后向我推荐。

起初没太上心,一来题材、作者都敏感;二来我对涉及政治内容的书籍一向兴趣不大。到了1998年,全国图书市场不好,出版社也面临一场财务小危机。我逞能之心大起,想起了这本书。...

阅读全文>>
2010年03月16日 11:06

宗薩欽哲仁波切2010年2月的新年談話

2009年已經結束,2010年才剛開始。事實上一個月已經過去了。一月份已過,新年還有幾天就到來。我認為我們許多人,在這樣多變的世界、處境和環境下仍能倖存,是我們應該感激的一件事。當然說時容易做時難。我們有些人經歷了艱難,失去了親人,當然還有那令人不安的經濟危機。傳統上,我想新年的問候大概是要祝福每個人快樂、成功,祝大家好運。但作為一位被訓練為佛教老師的人,我忍不住要分享我的想法。這些想法不必然是來自修行或...
阅读全文>>
2010年03月16日 10:50

我和我的作者们(十五):海岩

认识海岩,是作家刘心武介绍。大约在1997年底。当时海岩已出版两本长篇小说:曾经名噪一时的《便衣警察》,和没有引发大动静的《一场风花雪月的事》。刘心武建议我重出后者。

一天,刘心武约我到昆仑饭店与海岩见面,聊聊这事。我孤陋寡闻,见面之前,只知海岩是个作家,被大家公认为“中国公安四大才子”之首,《中国公安文学史》中,只有他一人是作为单列章节论述的。可那天接过海岩的名片,吓了一大跳,原来他还是一个集团企业...

阅读全文>>
2010年03月15日 14:58

我和我的作者们(十四):阿城

编了二十年文学书,要说花费心血最大、个人也最敬佩的作家,一是王安忆,二是阿城。我共编发过阿城的五本书:《闲话闲说》、《威尼斯日记》、《棋王》、《遍地风流》、《常识与通识》。《棋王》是作家社的“文学新星丛书”第一本,早在1984年即已出版。《闲话闲说》和《威尼斯日记》台湾先出,我在大陆首出。另外两本,是在大陆首出。

新《棋王》与“新星文学丛书”版稍有不同,一是篇目略有改动,二是我跑到《人民文学》杂志社,...

阅读全文>>
2010年03月12日 15:46

我和我的作者们(十三):戴锦华、夏晓虹、王绯、孙郁、孟晖、解玺璋

1995年,是我单年编辑图书品种最多的一年,出了二十八种书。现在回过头翻看那年的日记,天天都在编稿、校对、核红、下厂……累惨了。听说现在有些编辑,年年编辑图书不下五十种,我以那年的亲身经历,有理由怀疑其质量。

二十八种书里,包括一套十卷本的“莱曼女性文化书系”,其中包括戴锦华的《镜城突围》、夏晓虹的《晚清文人妇女观》、孟晖的《中原女子服饰史稿》、解玺璋的《中国妇女向后转》。书系由王绯、孙郁二位主编,我...

阅读全文>>
2010年03月11日 14:01

我和我的作者们(十二):王安忆

亚运村那次笔会上,我与王安忆初次相见,之后一直主动联系,请她赐稿。我的建议是,新写一部长篇,由它带动,出一套六卷本的《王安忆自选集》。

王安忆说有两个故事想写,一是一个白净秀气的书生的故事;二是一个女人一生的故事,缘起于她早先在《新民晚报》上读到的一则几行字的小消息,说上海解放前夕一次选美大赛的第三名,八十年代某天在沪上寓所被杀。

我听了忙不迭道:第二个!当然第二个!小生戏哪有旦角戏好看!她当时听...

阅读全文>>
2010年03月09日 10:00

我和我的作者们(十一):田中禾、黄有光

1993年,我编发了十一种书,其中有田中禾的小说集《月亮走,我也走》和黄有光的《千古奇情记》。

还是亚运会开完没多久,作家社决定开个笔会,组组长篇小说书稿。那时北京亚运村是很时髦的去处,像眼下的鸟巢、水立方,很多人想参观。我们索性将笔会地点定在北京,邀请黎汝清、王安忆、扎西达娃等十几位实力派作家,住在亚运村的汇园公寓,吃好喝好,增进友谊。田中禾那次也大驾光临。

编辑部同仁平时聊天说起河南作家,不约而同...

阅读全文>>
2010年03月08日 10:58

我和我的作者们(十):晓剑

1989年下半年,上级主管单位向作家社派驻了工作组,组长有两个,都是参加过延安文艺座谈会的老作家,曾克和黎辛。前者当时七十二岁,后者当时六十九岁。工作组来的第一件事,宣布原社委会全体成员就地免职。别的部门不太了解,反正所有编辑当时就颓了。

工作组开始审读那两年社里出版的一些书,经常开全社会,每次会上,都要批评几个作者,总体听下来给人的感觉是:多亏他们来了,作家社出版物的思想艺术性简直到了崩溃的边缘。

...

阅读全文>>
2010年03月02日 11:48

我和我的作者们(九):贾平凹

九十年代中期,图书出版界兴起中年作家出文集热。始作俑者,是作家出版社的《贾平凹自选集》。

贾平凹是作家社的老作者,早在八十年代初,就有书在作家社出版。1987年,他的长篇小说《浮躁》又交给作家社,这部小说被称作贾平凹鸿篇巨制“商州系列”的开篇之作,在其作品中地位重要。1988年,《浮躁》荣获美国美孚飞马文学奖,我们小说编辑室开始筹划出版贾平凹文集。

可惜刚开始,就赶上1989年社会大变动,出版社领导班子大换血...

阅读全文>>
2010年03月02日 10:27

对话(十五)

回家路上,她坐副驾无精打彩。

我:怎的了?

她:亚嗨皮。

我:成心气人是不是?!我亚健康,你亚嗨皮!

阅读全文>>
2010年02月25日 15:59

我和我的作者们(八):米兰·昆德拉、盛宁

米兰·昆德拉、盛宁

米兰·昆德拉当年在中国很红。我上大学期间,作家韩少功主译了《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》,就是作家社出的。当时我从学校后门的昆仑书店买了一本,连夜读完觉得好,推荐给很多同学。

1991年初的一个饭局上,友人李大卫提起,昆德拉出版了新作《不朽》,美国GROVE出版社已出英译本。我当即要求买那顿饭的单,条件是请大卫代我从国外购买《不朽》的英译本。

想想那会儿出版业真是闭塞,互联网还要过几年才在生活中...

阅读全文>>
2010年02月12日 15:39

我和我的作者们(七):郑子瑜、龙协涛

前文提到和张颐武等人被拉去策划香港回归的电视专题片。那段日子,我们几个人整天互相开玩笑,讽刺挖苦。张给我起了个外号:“第五代学人”。外号的典故,出自《郑子瑜墨缘录》。

郑子瑜是现代修辞学家,修辞学史学科的开山者,他在1984年出版的《中国修辞学史》,被国内外语言学学者公认为第一部中国修辞学史。

郑子瑜晚年,香港中文大学为他成立了一个中国文化研究所。1990年,北京大学的学者龙协涛应邀赴中文大学从事比较文学...

阅读全文>>
2010年02月09日 09:35

我和我的作者们(六)张长

1990年夏天,我平生头次出公差,目的地昆明,去看云南白族作家张长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书稿,提出审读意见,并与作者协商修改方案。

这是旧时代传承下来的文学编辑工作风格,一部书稿,尤其长篇小说稿,一般都会经历这个过程——编辑看,提意见,作者改,编辑再看,作者再改……如是者三,最终出版。为此,像人民文学出版社、中国青年出版社这样的老牌大社,都有自己的招待所,专门接待来改稿的作者。作者常常怀揣牙刷牙膏换洗衣服到...

阅读全文>>
2010年02月08日 15:10

我和我的作者们(五):向兵、章小龙、骆玉兰、丁人人

向兵、章小龙、骆玉兰、丁人人

曾有几年,市场流行记述影视作品诞生历程的纪实书籍。我也曾掺乎这一领域,出过两本,一是记述电影《周恩来》拍摄经过的《寻找周恩来》,二是记述电视剧《北京人在纽约》越洋拍摄经过的《飞跃太平洋》。两本书分别都是由两个记者合作完成,前者是向兵、章小龙;后者是骆玉兰、丁人人。

章小龙是北大中文系八六届毕业生,当时是《文艺报》艺术部的编辑记者。上海人,但一口北京腔,脾气半暴半豪爽,...

阅读全文>>
2010年02月07日 12:40

我和我的作者们(四):雷建政、刘恪、谭甫成、皮皮

雷建政、刘恪、谭甫成、皮皮

作家社曾有一套“新星文学丛书”,坚持了十几年,为新时期文学做过重要贡献。入选这套丛书的首要条件,是作家的第一本书,而且体裁只能是小说。自1984年开始编起,每年一辑,每辑大致五本,前后共出版十三辑六十四位作家的集子。如今检点这套书的作者队伍,阵容豪华,包括阿城、莫言、刘索拉、马原、余华、格非、徐星、查建英、残雪、刘震云、池莉、陈染、迟子建、马未都、阿来、张平、毕淑敏等等。

...

阅读全文>>
2010年02月03日 11:26

我和我的作者们(三):傅惟慈、董乐山

傅惟慈、董乐山

1990年前后,很多人在找一盘录相带,马丁·斯科塞斯新导演的电影《基督的最后诱惑》,因为听说它引发不少争议,欧美多处教徒上街游行。我知道它改编自希腊人卡赞扎基的同名小说,所以在找录像带的同时,出于职业敏感,也在找这本书,想趁热打铁翻译出版。年底,终于找到了英译本,下一步工作是找译者,首先想到翻译界老前辈傅惟慈。

此前曾随朋友拜访过傅先生。他住在新街口一个胡同里的胡同,独门独院。听说那条...

阅读全文>>